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0-04-27
A+
4月2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的“诺思行 华未来——后疫情下医院管理变革之路”系列主题会议第二期顺利开播,会议邀请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等来自医院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的众多专家,围绕医院药事管理如何创新赋能药学的发展等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占伊扬
“随着新医改进入了后的十年,在国家卫健委、医保局等相关部委的合力下,我们根据药品生物生命周期各环节实行了全面的政策变革。从早期的药品零加成、两票制,到最近的带量采购等,这些临床药事的管理和针对带量采购为核心的创新药物的综合评价,成为我们临床和药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范国荣表示。此次会议,范国荣围绕“ITP的疾病特点与临床治疗药物”、“ITP治疗药物艾曲泊帕综合评价”两方面内容,开展了《ITP治疗药物管理的综合评价》主题分享。以ITP治疗方案为切入点,从安全性、有效性、临床价值等8个方面对ITP二线治疗药物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范国荣进行主题分享
主题分享后,会议进入了对话环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部主任魏国庆与多位药事管理专家围绕如何开展临床药物评价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部主任魏国庆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吴建龙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政策性四个方面介绍了该院药品引进的评价指标。第一,有效性角度指临床有效性,主要从诊疗规范、指南(国内或国际)推荐(2级以上)、临床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第二,安全性角度,如果新药出现“黑框警示”,则需要注意警示框中的内容是否会引起患者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医院是否有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如果可以保证药物安全可控,则该药品安全评分也会提升。另外,也要参考药品安全性市场研究数据。第三,经济学角度,直接经济角度应从费用和经济性优势考虑,间接经济角度应从能否迅速控制疾病的角度评价。最后,政策角度,需要从该药品是不是国家谈判品种、是不是医保可付、是不是基药等角度进行评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夏泉则从药物评价标准操作等角度提出了三方面建议:首先,建立药物综合性评价体系;其次,制定药物综合性评价标准和操作规范;最后,进行专业人员培训。夏泉认为,关于药物评价,药品综合评价要素很重要,目前国内仍缺乏药物综合性评价流程和操作规范的标准,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主任杨仁池从临床的角度对药品评估提出了参考性意见。他认为,对于一种药物的评价,首先应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关注价格问题。关于药品价格,要从医保支付多少、病人承担多少、医院药占比和药品组合等多个角度关注。
多位专家进行对话讨论
会议最后,占伊扬副院长进行了总结。他认为,对于药物能否在临床上进行很好的应用,医保至关重要。“我国医改提出三医联动,我认为第一个应该是医保,因为医保掌握资金分配;第二个是医疗,因为他们直接为老百姓服务;第三个是医药。”选择、评价一种药物要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三个方面看,比如某类药物的有效性,会对医保的遴选有很大指导性意义。占伊扬建议,进医院的重要药品须提供国内或国外的经济学评价指标。“药物的经济学评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对于医院开展各项研究、治疗各种疾病、使用各种药物是非常有价值的。”占伊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