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人民网
时间 : 2025-05-15
A+
今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
会上,当记者问道,药膳在中医养生中如何体现治未病的理念?
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蒋健表示,中医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不同中药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采用中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或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独特色、香、味、形、效的特色膳食。中医药膳源于“食药两用”,“蕴医于食,寓养于膳”,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可御病强身,又可协同医疗,成为大众养生保健、主动健康的有效方法。
中医药膳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蒋健介绍说:“在健康管理层面,通过饮食调理发挥养生防病的作用,可以夯实全民健康基础;在文化传承方面,深度融合中华传统医学智慧与饮食文化精髓,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鲜活载体;在产业发展维度,加速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国际合作领域,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独特的中国方案,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推进,城乡居民正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更安全、更合理、更健康”迈进,人们期待食物摄入更加精准、健康状态进一步改善。中医药膳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治未病”养生实践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对此,蒋健表示,其一,药膳在“未病先防”中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养护身体正气,实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筑牢健康防线;其二,药膳在“既病防变”中发挥作用,当人体已经出现一些不适或疾病初起时,可以通过药膳进行早期干预。在病情进展中,也可以遵循疾病传变规律在治疗中发挥协同或辅助作用;其三,在“瘥后防复”、恢复健康时,通过药膳调养可以达到稳固疗效,重建机体平衡的目的。
蒋健强调,药膳在制作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三因制宜、阴阳平衡、调理五脏、顾护脾胃、五味协调等原则。尤其是三因制宜,中医十分重视个体和时空的差异性,强调应当根据时令气候、地域特点以及年龄、性别、体质、身体状态等不同相应配制膳食。此外,中医药膳要把握辨证施膳,关注同病异膳、异病同膳的问题,并应特别注意相关的施用禁忌。
蒋健表示,未来的药膳不仅是一碗暖心的汤羹、一碟养生的菜肴,更将成为守护全民健康的重要力量,“治未病”的理念将从传统智慧升华为新时代的健康生活方式,在人类健康事业中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