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网络转载
时间 : 2016-12-01
A+
据资料显示,中国13亿人口,肠胃病患者就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
说起胃病,大约有八九成的人都患过或患有此类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结构的改变,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胃病的根源,除了受遗传影响,最主要的还是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习惯影响。
如常吃夜宵的人患胃癌的风险较大。因为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食物长时间留在胃中,会促进胃液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
一半甚至更多的早期胃癌患者没有胃癌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这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打嗝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所特有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也多是如此。所以,胃癌常常被误诊,当成普通胃病治,从而痛失治疗良机。
胃病癌变的四个信号
胃病如若不好好的控制,后期就会恶化成胃癌。虽然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但也并非发现不了。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溃疡病症状在不明因素下骤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原来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突然出现治疗效果不佳,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低热,一般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下,这可能是恶性病变的预警信号。”第四军医大学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季刚这样提醒大家。
普通胃病往往在发病前有明显诱因,比如喝酒、吃冷饭、喝冷饮等,如果没有明显诱因出现的胃部不适,就应警惕提防胃癌了。除此之外,有四个信号可提示胃癌发生,临床注意与胃溃疡仔细鉴别:
信号一:疼痛性质的改变
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
十二指肠溃疡是饥饿痛亦称空腹痛,疼痛多在饭后3至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一次进餐前,进食后疼痛可减轻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现夜间痛。如果溃疡发生在距十二指肠相近的胃幽门部,则疼痛节律性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
一旦胃溃疡疼痛性质发生了改变成为持续性疼痛或者有所减轻,此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应及早去医院检查。
信号二:明显消瘦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病人,短期内出现容易劳累、疲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出现消化不良性的腹泻,特别在进食肉类食物之后腹泻随之加重,恶心、呕吐、吐隔宿食或暗红色食物,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消化吸收障碍,全身状态短期内发生急剧恶变,营养状况变得很差,消瘦明显,体重急速下降,出现贫血和治疗不奏效的顽固性呕吐,且药物治疗效果变差,这也可能是恶变的信号。
信号三:出现上腹饱满、膨胀
胃溃疡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如果在心窝部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压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脐部、胸部、心前区,甚至胸骨后。随包块的增大,呕吐也随之加重,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信号四:无法解释的黑便
如果溃疡病人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因为胃癌可以导致胃部出血,所以贫血也有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之一。除了做血液检查可确定人体是否贫血外,头晕、出虚汗、气喘等都是贫血的征兆。)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
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且多没诱因,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或时好时坏,且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也要警惕癌变的可能;第二, 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如果一个人在30天内体重突然下降了5公斤左右,就应警惕是否患了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如果恶性肿瘤长在胃部的隐密处或远离胃的功能区,即使长到很大甚至已经转移,可能也不会出现症状。此种胃癌虽然不会有明显的胃部症状,但因为肿瘤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和人体争抢营养,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
胃病癌变的四类高危人群
是不是普通胃病都有发展胃癌的可能性?并不是所有普通胃病的最终结局都是胃癌。但专家提醒以下四类胃病患者,需格外谨慎。
○萎缩性胃炎
多数萎缩性胃炎的最终结局是胃癌,甚至有人认为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前期”。建议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胃癌。
○大的胃部溃疡
所谓大的胃部溃疡,是指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一旦发现大溃疡应立即治疗,并且至少治疗6周以上。溃疡治愈后,还要定期复查,复查间隔时间为半年或1年。
○息肉
一旦检查出胃部有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切除,而且应做病理检查。
○残胃
因为某种疾病切除了部分胃体,称之为残胃。残胃和胃癌的联系也较密切,有研究认为,残胃存在5年以上的,患胃癌的几率增加。所以提醒做过胃部手术的残胃患者,每隔1年要做一次胃镜检查。
小孩癫痫病的早期症状 http://dx.iiijk.com/dxbdzz/xedxbzq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