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大腕专家助力藏区风湿病防治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1-01-20

A+

同得到扶持的先心病和白内障救助相比,西藏的风湿病治疗几成盲区:发病率高,却无医可求,无药可医。

2014年9月18日,这一短板才走出实质性的第一步,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西藏分会,中国最后一个地区性风湿病学分会正式宣告成立。

(健康时报记者 杨绪军)

十个人中有七个患有骨关节炎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土路颠簸,载有62名国内顶尖风湿病专家的五辆大巴车沿着泥泞山路来到山南地区,分赴西藏扎囊县四个行政村和哲蚌寺义诊。

义诊地点之一的扎囊县桑耶镇前达村村委会,几条简陋的桌椅板凳已经摆好。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潘炜华负责起量血压的任务,连着量了10个人,都令她吃惊。“收缩压几乎都在150毫米汞柱以上,最高的还有190毫米汞柱的,这几乎可随时诱发中风”。

坐在身边的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左晓霞教授也是同样的“遭遇”。连着三个妇女,全部都是骨关节炎。“男的血压高,女的骨关节炎”。随同前来的工作人员临时做起了翻译,经过查问,左晓霞觉得,这可能跟藏民的生活习惯有关。

一是温差大,寒冷潮湿的气候是诱发风湿病的主要因素。

二是劳作习惯。西藏地区多山区,需要频繁爬行山路,日照时间又长,晚上八点多太阳还没落,一天劳作十几个小时很常见。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天旺就提出,因为海拔原因,当地百姓的血压普遍偏高,心脏和血管都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大大升高,同时各种感染的发生率也高,而感染容易诱发各种风湿病。

整个西藏地区,专业的西医风湿免疫科医生只有7位

藏区风湿病患者很少有人服药。没药可服,不是穷的问题。藏民的生活还算富裕。在西藏,一头牦牛能卖到一万二;西藏矿产资源丰富,一个普通西藏女性所带的首饰,比如蜜蜡、天珠等,更是数以万计。钱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缺生。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魏强华的身边有一位特别的同行者,他是山南地区藏医院的外科医生,因为去上海进修而相识。不过,他自己也是一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初次见到他,魏强华还很惊讶,这位山南地区著名医院的外科医生,对基本的风湿病防治知识几乎全无了解,甚至连甲氨喋呤都没有用过,平时对付类风湿病的办法就是喝当地的藏药,泡泡澡。

这不是孤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是西藏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门类最为齐全的三甲医院,就在年初,这家医院设立了西藏地区唯一的风湿免疫科。科主任白玛央金告诉记者,自己目前的科室,也只有7个医生。

目前,我国风湿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已基本与国际接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小霞介绍,风湿病大体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骨关节炎,同劳累、体重和高龄有关,也被称为退行性骨病,这类疾病再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常说,关节要省着点使、防止过度肥胖,就是预防骨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但对藏族百姓来说,可能有困难。第二类是代谢性关节病,如痛风。这类疾病也可预防,少喝酒,少吃高嘌呤食物就行。第三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第四类是强直性脊柱炎。后两种目前因病因无法预防,只能通过药物、生物制剂或物理康复来延缓病情的发展。

治疗方案已有共识,使得大规模培训医生成为可能。

空白的西藏风湿病患病流调图

就目前来看,成立地区性风湿病分会,是快速建立医生队伍,提高医生业务水平的最佳方法。

张缪佳是江苏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的主任委员,对这点她有更深的感触。江苏风湿病学分会成立于70年代末,第一件事情就是扩大风湿病的队伍及规模。在分会的努力下,江苏省卫生厅2005年将风湿病学科纳入到三级医院评审中,制定了评审细则,从此风湿科医生的晋升考试有了自己的专业试卷。现在,江苏各地100多家医院都有了自己的风湿病专科医生。

第二件事就是加大科研协作。江苏省最大腕的两位风湿病专家,除了张缪佳,就属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孙凌云教授,同张缪佳教授主要研究类风湿病不同,孙教授则主要做红斑狼疮研究,促进和带动了全省临床及科研能力的提升。

第三件事就是培养年轻优秀人才,开展基层继续教育和科普宣讲。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培训班、疑难病例讨论等提高医生诊治水平。同时,通过健康讲座、义诊等公益活动,让患者了解风湿病,有病及时救治。

“培训医生,建立团队,传播风湿病知识,使西藏跟内地产生更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西藏风湿病学分会的使命和目标。”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现任主委、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告诉记者,西藏自治区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挂牌成立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将载入中国风湿病学发展史册的里程碑。带着这样的期待,9月18日,西藏分会成立,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白玛央金任主任委员。

“西藏需要建立实力强劲的专家队伍,他们治疗规范,研究方向各异,知晓所在区域百姓的风湿病发病情况,汇出流调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宣讲,而这一切,目前还都是空白。”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慈波介绍。

不过,攻克风湿病显然不是成立一个社会学术组织这么简单。黑龙江省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附院副园长张志毅对记者说,到目前为止,风湿病都还没得到足够重视,民众的风湿病知识很欠缺。一个类风湿病患者,不知道一个手指肿起来了,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他没有去看医生。即便去看了,也没有耐心坚持长期用药。等到第一个手指动不了的时候,继续忍着,然后第二个、第三个,反正不会死,就慢慢拖。不止是西藏,再其他地区,形式依然严峻。这就是我们国家风湿病治疗的现实窘境。这或许是我们关注西藏风湿病的根本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