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1-03-31
A+
(健康时报记者 王月明)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要求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的部署,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对2013年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文件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版本,于近日印发《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公告2020年第36号)。
提升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有什么必要性?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主任朱忠军指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既需要政府重视,也需要每个公民身体力行,而动员公众力量是最具普惠性、最有效率的措施。此次修订将“环境与健康素养”修改为“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指导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风险防范的必要知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备基本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行动能力。
百人中不到13人具备环境与健康素养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工作人员陈昱介绍,生态环境部2018年组织完成了“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调查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42015名来自15省(区、市)的90个县(区)、180个村(居委会)的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1404份。调查最终形成三大结果。
一是2018年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2.5%,相当于平均每100个15~69岁的人中,还不到13人具备基本的环境与健康素养。
二是不同群体间差异明显。城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分别是16.9%和8.1%;男性居民素养水平高于女性,分别为13.9%和10.9%;20~29岁人群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18.3%。在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人群中,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增高而明显升高。
三是素养水平提升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这个问题。从分类素养看,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分别为25.3%、5.8%和25.4%,其中基本知识素养水平是个明显短板,远低于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这也意味着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七大行动提升公众素养
朱忠军介绍,2019年7月,“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工作”被纳入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健康环境促进行动”。根据行动目标,2022年和2030年我国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而201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水平为12.5%,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他说,在调查中,公众对“良好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健康的保障”等问题的正确回答率较高(接近80%),但也有近20%的受访对象不能正确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基本关系,“理应所有人都具备这些最基础的认知,所以基本理念的普及仍需加强。”
朱忠军注意到,在各年龄段人群中,15~19岁居民的基本知识分类素养水平最低,仅2.2%。这一人群绝大多数是在校学生,“不能忽视青少年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还应加强他们对风险、暴露等基础科学概念、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
朱忠军还介绍,目前,为做好素养提升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根据2018年的调查结果,起草了《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建立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加强素养科普能力建设”“传播普及知识、行为和技能”“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沟通”“大力提升农村居民素养”“关注提升青少年素养”“建立监测评估系统”7项行动。这份方案已经印发给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