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三十余年“沉重眼皮”一朝卸下:上饶男子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南昌爱尔重获开阔视野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5-09-11

A+

对于42岁的上饶肖先生而言,“抬起眼皮”这个对常人来说轻而易举的动作,却承载了近四十年的沉重与艰辛。自幼被确诊为重症肌无力,他的左眼无法自主上抬,依赖口服药物三十余年控制症状,却又因药物副作用身心俱疲。近日,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一场精细的矫正手术为他卸下了这份“沉重”,术后睁开双眼的瞬间,他感叹道:“终于可以轻松地抬起眼皮了,这一天,我等了几十年。”

药物依赖三十余载,副作用困扰不堪

肖先生的故事始于幼年。童年时期,他就被诊断出患有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眼部——左眼上睑严重下垂,无法自主抬起。若不进行治疗,他的左眼视野几乎被遮蔽,严重影响视觉功能和外观。自此,口服药物成了他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课”,通过药物作用,他的左眼才能勉强抬起,维持基本视物。

“药不能停,一停眼睛就塌下来”,肖先生回忆道。这一服,就是三十多年。长期服药虽然缓解了症状,却也带来了显著的副作用,包括乏力、消化道不适和持续的焦虑感,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药,不吃药眼睛就睁不开,但吃了药身体又难受,这种矛盾折磨了我大半生。”

决心求变:自行停药五年,毅然寻求手术解困

大约五年前,肖先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自行停药。停药后,左眼上睑下垂的状况立刻重现,眼皮沉重如昔,但他不愿再回到依赖药物的旧轨。“药物只是暂时控制,并非根治,而且副作用让我不堪重负。我想要一个更彻底、更稳定的解决方案。”

停药期间,肖先生只能通过过度使用额肌(抬头肌)代偿性提眉来勉强扩大视野,长期如此,导致他的额头形成了深深的抬头纹,面貌更显疲惫。视觉上,他需要“拎着”眼皮看东西,不仅不便,心理压力也日益加剧。在亲友的建议下,他开始寻求外科治疗的可能,希望通过手术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

精准诊断与希望之光:手术矫正方案确定

经多方打听和比较,肖先生近期前往南昌爱尔眼科医院眼整形科,求诊于科主任朱加贵。朱加贵主任在详细询问病史后,为肖先生进行了系统而细致的眼部检查,包括提上睑肌功能、眼球运动及神经反应测试等。

检查结果显示,肖先生左眼上睑下垂确由重症肌无力引起,提上睑肌已无法有效执行抬起功能。基于其病情已长期稳定、且无其他全身症状活跃的表现,朱加贵主任认为肖先生适合进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通过手术调整提睑结构,可以机械性替代无力肌肉的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眼睑位置和视觉功能,同时改善外观。”

这一诊断结果让肖先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与医生深入沟通手术细节、风险及预期效果后,他当即决定接受手术。

手术成功:“沉重的眼皮”终于抬起

次日,朱加贵主任团队为肖先生施行了左眼上睑下垂矫正术。手术通过精细调整提上睑肌和睑板结构,重建了左眼的提起功能。

术后第一天,当纱布揭开,肖先生第一次无需药物或额肌代偿便自主睁开双眼时,他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太轻松了……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他对着镜子反复确认,左眼睁开的高度与右眼几乎对称,视野开阔清晰。更令他惊喜的是,因长期代偿提眉而形成的深刻抬头纹也随之消失。

“这个沉重的眼皮困扰了我近四十年,今天终于松了一口气,”肖先生感慨道,“现在看东西再也不用‘拎着’眼皮了,生活好像重新开始了。”

肖先生的妻子同样难掩喜悦之情。“这些年来,他总是提着眉毛看人,额头皱纹又深又显老,心里也一直压着块石头。现在好了,眼睛睁开了,皱纹没了,人也精神多了!”她表示,手术不仅改善了丈夫的视觉功能,更显著提升了他的自信心。

专家解读:重症肌无力眼型患者的新选择

朱加贵主任介绍,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部分肌肉易疲劳和无力,眼部是其常见受累区域。“对于药物控制不佳或受困于副作用的局部型患者,如肖先生这样病情稳定者,手术矫正是一种积极且有效的选择。它可以改善患者视觉功能与面貌,帮助其重返正常生活。”

但他也强调,手术适应症需严格评估,患者应选择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详尽术前检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