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六旬阿姨流泪十余载未重视,一阵风沙后险失明,专家提醒:莫以“泪”小而不为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5-10-29

A+

对于今年六十岁的胡阿姨而言,右眼不自主地流泪已是长达十几年的“老毛病”。她始终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从未想过寻求专业治疗。然而,正是这个被忽视的“小问题”,在九天前因一阵风沙引发了连锁反应,险些夺走她的右眼光明。近日,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胡阿姨的经历为众多忽视眼部“小毛病”的市民敲响了警钟。

长期流泪埋隐患,风沙入眼酿危机

据胡阿姨回忆,约十天前,一阵大风裹挟着沙尘吹入她的右眼。她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当时并未感到太多不适。然而几天后,她的右眼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发红,并且视力急剧下降,几乎看不清东西。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胡阿姨慌了神,急忙前往九江当地的医院就诊。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角膜溃疡”,并进行了药物治疗。但用药几天后,胡阿姨的眼部症状并未明显好转,疼痛和视力问题依旧困扰着她。为求进一步诊治,10月23日,胡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赶往南昌爱尔眼科医院。

揪出元凶:“堵塞的脓窝”持续污染眼球

在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泪道专科朱加贵主任接诊了胡阿姨。经过详细的检查,真正的病因浮出水面:胡阿姨长期流泪的根源是“慢性泪囊炎”,而此次凶险的“细菌性角膜溃疡”正是由此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朱加贵主任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病情:“我们的泪道系统就像是眼睛的‘下水管道’,负责排出多余的泪液。而慢性泪囊炎,就意味着这个‘下水道’发生了堵塞,并且成了一个蓄积细菌的‘脓窝’。”他进一步说明,泪囊内长期积聚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会随着泪液和脓液反流到眼球表面,持续污染着眼部环境。

角膜,即我们俗称的“黑眼珠”,是眼球前方一层透明的组织,也是光线进入眼睛的第一道关口。朱加贵主任强调:“一旦角膜出现微小的损伤,比如这次胡阿姨遇到的异物入眼揉搓,或者日常生活中隐形眼镜佩戴不当等造成的轻微划伤,从泪囊反流而来的大量细菌便会立刻‘趁虚而入’,引发严重感染,形成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极为凶险,延误可致失明

“角膜溃疡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眼病,”朱加贵主任强调,“它会导致眼睛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剧下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溃疡会迅速加深,最终可能导致角膜穿孔、眼内炎等灾难性后果。即使最终勉强保住了眼球,也常常会在角膜上形成厚重的白斑,严重损害视力,甚至需要等待角膜移植手术才有可能重见光明。”

面对胡阿姨的复杂情况,治疗必须双管齐下,且要抓住源头。朱加贵主任指出,当务之急不仅是控制角膜溃疡的感染,更要立即通过手术解决慢性泪囊炎这个“病根”,切断持续的细菌感染源。否则,即便暂时控制住溃疡,未来的复发风险也极高。

微创手术根治病源,联合治疗守护光明

基于明确的诊断,治疗团队为胡阿姨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次日,朱加贵主任为胡阿姨实施了右眼“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这是一种主流的微创手术,通过在鼻腔和泪囊之间建立一条新的引流通道,从而彻底解决泪道堵塞问题,将脓液顺利排出,从根源上清除了感染灶。与此同时,医院角膜科黄海主任专家团队同步为胡阿姨进行积极的抗感染和治疗,控制角膜溃疡的发展。目前,胡阿姨眼睛恢复情况良好,眼痛、红肿症状已显著缓解,视力正在逐步恢复中。

专家郑重提醒:莫以“泪”小而不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慢性泪囊炎就像隐藏在这扇窗户旁的一个不断渗漏的“污染源”。朱加贵主任借此病例向广大公众发出郑重提醒:“莫以‘泪’小而不为。看似不起眼的长期流泪,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他强调,及早发现并根治慢性泪囊炎,是保护视力、避免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的关键一步。

针对这一健康隐患,专家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及早就诊:如若出现单眼或双眼长期无故流泪、眼角(泪囊区)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按压内眼角下方有脓液流出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尤其是泪道专科进行详细检查。

科学认知:需要明确,慢性泪囊炎通过药物治疗仅能暂时控制炎症,无法根治泪道的物理性堵塞。

优选方案:目前,“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主流且效果确切的根治方法。该手术微创、面部无疤痕、恢复快,能从根本上解决堵塞,清除感染源。

胡阿姨的经历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它警示我们,对于身体发出的任何“小信号”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方能防微杜渐,守护住宝贵的视觉健康。(通讯员 吴琼欢 王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