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1-09-07
A+
一位智虹学校人力资源专业的学员在QQ上给我留言说:她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遇到了发展瓶颈,自己在现有的岗位上看不到希望,觉得没意思,想换个地方试试,不知是否可行?
通过详细的电话交谈我了解到,她所在的企业是从事制造业的,员工有300多人。企业的经营状况还不错,她所在的行政人事部共有三个同事,彼此的关系也还好。她原来在一家报社从事财务工作,三年前调到这个企业,一直就从事人事与行政工作。单位领导曾经说要给他们部门减少一个人,这样她的工作职责会更多些,岗位的职责也会更加被人看重,但这个变化始终也没有发生。在现有的岗位上,她感觉不到压力,也没有什么长进,因此就有了想换个工作的想法。
我问她,你认真思考过自己调动工作的充分理由吗?你觉得目前的工作没意思,是因为客观工作环境的原因,还是你自己内在的因素?如果是你自身的问题,怎么可能通过调换工作就能得到解决呢?任何单位都需要你去努力适应,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尽善尽美的工作环境,如果是你自身的问题,你不是自觉地反省自己,而是一味地在环境的变换上下功夫,这不是南辕北辙吗?你不去正视自身的问题并努力调整解决,即便调换了单位,你肯定还是不会适应的,难道你的职业生涯就要在这样无休止的调换中度过吗?
很遗憾,这些问题她竟然根本就没有想过,看来这种状况在现今的年轻人中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换工作就像换件衣服,随意得很。换衣服嘛,当然没必要想太多的理由了,不喜欢就换嘛,就是凭感觉啦。在时尚流行的今天,穿衣服固然可以如此随意,可工作毕竟不同于着装啊。如果过于强调心情和感觉了,我们的职业人生就一定与精彩无缘了。
在和这位学员的交流中,我感觉她想调换工作的想法主要不是外部环境的问题,而是她的职业心态需要调整。比如,她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没新意、没压力,满足不了自己职业成长的需要。想法固然有很积极的成分,但其立足点有问题,工作中的新意和压力如何获得?她本能地认为应该是来自领导。我对这样的观点予以当然的否定,我向其强调:企业的工作固然是由老板承担着第一责任,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奉行“令行禁止、给活就干”的原则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从锻炼和提升自身、让自己的职业人生在健康发展的企业中共存共荣这个角度出发,那种被动的工作状态就要不得了,因为那是在浪费青春和职业生命啊。即便是在一个民营企业里,企业的利润等经营成果似乎只属于老板,与普通员工没有多大关系。因此即便在工作和职业态度上消极和被动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这种观点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之中,随着利润的产出,每个员工也在获得自己的生存条件,并随时收获着各种职业技能的锻炼、职业素养的成熟,而这些将可使我们年轻人受用终生的呀。
顺着这个思路,我大致了解了一下她们这个行政人事部的工作职责,发现对应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他们的工作有待深入挖掘的潜力非常之大。我建议她说,你不是已经开始参加了人力资源专业的学习了吗?既然你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非常肤浅和粗放,这不正是为你进行工作和岗位创新、有针对性地加大工作负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了吗?你以前还从事过财务核算工作,这对于你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加速成长为复合化人才,都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啊。对照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基本框架,你在自己的现有岗位上有待深入学习、实践、创新的余地实在宽阔得很啊。放着这么好的工作条件,有着与自己的职业经历如此吻合的职业环境,你却想着漫无目标地调换工作,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吧。
我明确建议她,立即打消那个虚幻的追求理想化工作的念头,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上,真正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来。
听了我的一番话,这位学员完全认同了我的观点,表示要珍惜现有的一切,认真地将自己的所学与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调换工作的尝试了。
通过这位学员的事例,我不禁联想到,现在是个享受充分选择自由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却往往在行使这个自由的时候,过于轻率和盲目,以致于频繁变动自己的工作环境。这种首先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完全搞坏了自己的职业心态,使其很难在一个岗位上安定下来,扎扎实实地尽到岗位的责任,学习和掌握娴熟的岗位技能;而且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记录上胡乱添加了一长串并不那么光鲜的职业记录。中国职场[]要知道,频繁转换工作的职业记录,很容易使人家对你产生一连串诸如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见异思迁、心态浮躁等等的不好联想。而这些在你刚刚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之中,很可能是致命的先天不足啊。因此,选择的自由的确很美好,但切记不可滥用,否则的话就完全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