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16-01-09
A+
感性和理性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思考和处置的方法,感性是指单凭自己对事物的感觉、知觉来决定事物的本质,譬如说一个戴眼镜的凭感觉一般认为是比较有文化,但是也有因为眼疾而戴眼镜的,说明仅仅是看外表做的决定往往是比较感性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反之你对事物从表到里的严谨思考做出的决定往往是比较理性。到底是感性好还是理性好呢?过分的感性和理性都不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过分感性你会上当受骗做出错误的决定,过分理性你会优柔寡断失去很多机会,这种度是比较难把握的,我的理解该感性的时候有时候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感性之后的理性思考是不可缺少的。
感性,就汉语构词法上讲,它给人的第一映象是感情性质的,感觉性质的。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与‘理性’。感性一词似乎只出现在现代的白话文,并且应该是个为了翻译一个哲学概念而创造出来的。这些词可见于康德对于知识的划分,将人的认识能力即传统的理性分成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感性: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纯粹感性。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表象。
感性作为一个哲学用语似乎太玄奥了,但作为文学用语就容易理解了。参考余光中的《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运用: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感性写作是为了激发某种感性,而不是知性以传递知识为目的写作态度。感性的文字则是那种感性写作,文字里充溢着某种感情的语言,有如涓涓细流微微道来,有如激情澎湃滚滚袭来。
心理学上,人的认识层次从感觉到知觉,再有记忆和思维。我们不应当只满足于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心理阶段上。只讲感性而不讲理性其实是一种懒惰,甚至是一种无赖行径。
我认为在情感上年轻人感性一点则显纯真,中年人感性一点则显多情,老年人感性一点则显可爱。而在事业上年轻人过分感性则幼稚,中年人过分感性则可笑,老年人过分感性则可悲。
结语:感性的意思是什么?通过上面的介绍您是否了解什么是感性了呢?简单来说感性就是感官知觉。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