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孩子成绩不好到底是因为谁呢

来源 : 中国网

时间 : 2016-02-02

A+

马上就要过年了,孩子们也陆续放假了。所以,这段时期家长们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孩子们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了。

如何面对孩子的成绩单,说起这个话题,我首先想到了前不久在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小学生的考试卷。柳州市某小学的一位小学生在自己的期末试卷上写了一句话:“老师,给个80分吧,80分好过年,求您了。”后来,这张试卷被老师拍成照片流传在网络上,引起了网民们的关注和转发。

这个事件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家的关注,我想正是因为它反映出了一个非常现实又非常普遍的问题:就是家长们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亲子关系问题。父母,孩子,学习成绩,这三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家长对待孩子学习成绩的态度,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又会对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事件。

由这个事件,我又联想到了另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有些大龄未婚的、单身的男孩女孩,平时在外地工作,临近过年,要考虑回家探望父母,可能为了安慰父母,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就花钱租个男朋友、女朋友回家过年,哄父母开心。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两件事情有一些微妙的关联呢?

我觉得这里至少有一个相似的地方: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找到男女朋友,对孩子自己而言,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亲的态度,孩子们怕父母伤心难过,或者是担心父母唠叨、责骂,甚至是暴力教育。所以,为了避免面对父母们的过激反应,孩子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应付”父母。

最近,我收到一位听友发给我的信息,他说:

我最近考试成绩出来了,怕父母骂。可是父母迟早会知道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和父母说,心里很不好受,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猜很多父母在听到孩子这样的担心的时候,可能会习惯性地教训孩子:你早干嘛去了?怕我们骂,你为什么平时不努力学习呢?你努力把成绩提高了,我们也就不会骂你了呀!

父母们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会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感受。学习这件事情啊,是不是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在班级里排上个前几名呢?全班几十个孩子排队站,必定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啊。成绩好坏,不光光取决于态度和努力,还取决于个人的心智发展水平。

我再读一段听友留言给大家。半个月前,一位听友在我的新浪微博留言说:

我在班里是一个中下等的学生。每天学习很努力,可成绩还是上不去,我着急,父母也着急,他们总是骂我学习不努力,可我真的是努力了。我每天写作业要到十二点、甚至一点,上课也认真听讲,别人玩的时间我都在学习,可还是不顶用。看到别的好学生,我觉得他们玩好了也学好了,我心里就很难过。每次开家长会,我就提心吊胆、出冷汗,害怕爸妈骂我。

我努力想让自己做的更好,可现实不是这样。在同学眼里,我每天很开心,没心没肺,可事实上我心里难过自卑,只是用快乐的外表伪装自己罢了。而在父母眼里,我学习差不努力,没有上进心。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我心里的苦楚。我觉得我很委屈,感觉好无奈。

读着这样的来信,我也感觉好无奈啊!

本来,学习成绩不好,对孩子而言已经是挺不幸的、挺让人难过的事情了,已经足够自己烦恼了,可是,烦恼远不止于此,还有来自于父母的压力,让孩子更加烦恼,甚至被压抑的喘不过气来。

对孩子们而言,在他的人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比如说考场落败或是情场失意的时候,父母不是那个安慰他、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的角色,而是那个只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担的角色。想一想这样的状态,是不是叫人欲哭无泪呢?

我们都知道,人的精力和能量都是有限的,所谓能量守恒。如果孩子们的有限的能量都消耗在应付来自父母的压力了,他们哪里还有能量去努力拼搏,去安心的学习呢?

我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每次考试的时候,她都不是安心的答题,而是对着考卷痛哭流涕。刚开始,我们都觉得好奇怪,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才听他的弟弟,也是我们的同班同学,说:因为她担心考不好回家会被爸爸暴打。

仔细体会一下,这位爸爸在女儿的学习问题上,他发挥的是什么样的作用呢?是积极正面的作用,还是消极负面的作用呢?他只是在无形中为女儿的学习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而已。

当然,因为想一想父亲的责打就开始痛哭流涕的孩子很少见,但是拿着成绩单面对父母时感到战战兢兢、心神不宁的孩子肯定是不少的。

当孩子想到放假,想到过大年,想到领压岁钱,他们内心一定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可是,想到考试成绩,想到父母的态度,恐怕这份期待和喜悦之上就会蒙上大片的阴云了。

虽然,孩子们平时依然疯闹玩笑,可是一被提到考试成绩,大部分孩子都要无言以对、偃旗息鼓了。所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是父母们信手拈来的紧箍咒。有几个家长能笑纳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不提出更高的期待呢?

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还有她的孩子一起吃饭。朋友的孩子正读小学四年级。吃饭前,朋友拿着手机,刚好看到孩子班级的家长群里在谈论孩子们的期末成绩,老师贴出了全班学生的成绩单。朋友孩子的成绩是一个优,两个良。再看全班,40多个学生,全优的孩子有20多个。

于是,我的朋友就对孩子说:小宝,这不行啊,全班20多个全优呢,你只是“优、良、良”。孩子闷头吃饭,朋友则不停地叫着孩子的小名,又读出了其他同学的名字和成绩,说谁也是全优,谁谁谁也是全优……面对妈妈的进攻,孩子索性摆出了一幅无所谓的神情,回答妈妈说:“那-又-怎-样?”

是呀,那又怎样?成绩单上的一串数字或等级,究竟能说明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学习重在积累,成绩好坏关键在于平时的学习状态。父母们能不能把对孩子的关注留在平时,而对最后的考试成绩抱以平常心呢?

如果孩子平时没做好,那父母就应该及时出面干预,而不是等到考完试再来和孩子秋后算账?及时干预、及时帮助,只做积极正面的、有促进作用的事情。

如果孩子在平时、在整个的学期里,该写的作业都写了,该读的书都读了,该做的事都做了,最后的考试成绩也就自然反映出孩子的能力水平和心智发展状态了。

我建议父母们要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关注于孩子的能力水平和心智发展水平,还有情绪状态,而不是考试分数。

那么,孩子的能力和心智水平,还有情绪状态,需要如何培养呢?这可是一个系统工程啊!不过,系统工程,也是由日常生活累积而成的。所以,怎样帮助孩子过好每一天,怎样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怎样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怎样利用亲子互动的机会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这些技能才是父母们需要学习提升的。

最后,送给父母们一句话,来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著作《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亲爱的父母们,你是那个能够唤醒孩子的生命热情的充满人格魅力的灵魂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