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经济日报
时间 : 2022-01-08
A+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应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重要位置,加强网络及系统资源运维保障,使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更“坚强”。
一码通,是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市民出行的电子凭证。但是在过去半个月里,西安一码通两次遭遇故障。引人关注的是,如何亡羊补牢、立行立改,避免出现“第三季”。
抓好平时,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重要位置。一码通等健康码已相当于电子身份证,为高效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由于便捷、无接触等优势,电子支付、电子社保、电子驾照、电子卡券等均有广泛应用场景。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网速快慢,而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承载能力等重视不足。在可控范围内,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应该像重视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一样,夯实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地基”,加强网络及系统资源运维保障,使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更“坚强”。
抓好应急,做到事前有预料、事中有预案。新事物发展过程中,难免碰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病因早发现、早解决。此前,相关部门曾回应一码通故障原因是用户访问量激增,这一说法难以服众。健康码在关键节点访问量激增难以避免,早应料到。这方面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而不能心存侥幸。2020年,西安市常住人口近1300万人,未来人口还会保持增长趋势。这一情况对一码通荷载构成哪些影响,都应纳入重点考虑范畴。情况突发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汇聚各方力量排查问题,按照预案迅速加以解决。还应及时主动向社会说明原因,形成稳定预期。
抓好善后,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尤其应针对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加以改进。比如,西安一码通上关联了“个税计算器”“气象预警”等服务,看似便民,也有华而不实之嫌。对此,要有减量化思维,避免偏离健康码本意,降低对网络和平台的压力。又如,西安市民同时有陕西省疫情防控码、西安一码通和居民电子健康卡三种码,三者尚未真正形成高效互认。市民期盼从更高层面统筹协调,避免每到一地就要重新注册一次,实现“一码通各地”,避免运维资源不足和浪费两种现象同时出现。又如,在一码通失效的情况下,往往只能采取工作人员手动录入、核实身份信息的方式,自然影响效率。不能完全依赖单一技术手段,至少可尝试运用机器刷身份证自动读取信息等手段。
总之,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让健康码更加“健康坚强”,方能避免“一码通崩溃”再现,也才能凝聚起抗疫的最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