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4-01-14
A+
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广州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方案”),规定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合理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学校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增加授课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测试和考试,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
其实,早在2021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小学生就寝时间应不晚于21:20,睡眠时长应达10小时;初中生不晚于22:00,时长9小时;高中生不晚于23:00,时长8小时。但是,在实施睡眠管理工作两年多之后,中小学生睡眠不达标的问题依旧存在。
广州日报2023年3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家长表示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其中,在小学阶段,近四成表示经常睡不够10小时;初中阶段,近四成家长表示孩子基本能睡够9小时。高中阶段,45.83%家长表示孩子完全不能睡够8小时。
要确保中小学生睡眠达标,必须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学校必须控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家长也不能在课后给孩子“加餐”,而是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但可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可以促进学生养成健康、规律的作息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起到“疲劳战术”不能起到的学习效果。
当前,影响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的,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大,根本没有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作业管理任务。有的中小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就是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都要到晚上10点以后,根本不可能睡足10小时。
对于学校老师布置作业量过大的问题,需要强化依法治教,把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作为违规办学行为加以处理。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和老师应该依法依规,按照通知要求布置作业。
另一方面来自家长给孩子“增负”。一些家长担心“减负”让自己的孩子变为“学渣”,没有竞争力,于是展开暗中博弈,送孩子去地下的学科培训机构,给孩子找题做。孩子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后,还要完成培训老师、家长布置的任务,而且往往等孩子把所有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时间已经不早了。
“双减”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公开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大幅压减,有的地区甚至已经清零,但是,转到地下的学科类培训仍然受到不少家长追捧。最近,教育部发文要求寒假期间严厉打击“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的变相违规培训,这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明知机构没有合法资质、进行的是非法培训,而依旧选择让孩子上这样的培训班,那学科类培训乱象就难以得到根本治理。
这需要加强对家长教育的指导,让家长明白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懂得科学的育儿理念。同时,需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在中高考录取中,要破除唯分数的单一评价体系。通过给孩子多元的成才选择,把家长、学生从孩子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