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上观新闻
时间 : 2025-01-07
A+
近年来,医疗、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人员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时有发生。那么,什么是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职业暴露后又该如何处理呢?来了解一下吧↓↓↓
一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公安、司法干警等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以下简称职业暴露)
二
职业暴露的暴露源有哪些?
最常见的暴露源是血液,其他潜在暴露源有血性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膜液、腹水、心包积液、滑膜液、羊水和组织或病毒培养液。
三
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有哪些?
1.警察在抓捕犯人时,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的器具刺伤皮肤等,或者HIV感染者的血液飞溅到其眼睛黏膜或破损的皮肤等。
2.法医在检验和解剖尸体时,被HIV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到眼睛黏膜或破损的皮肤等。
3.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被HIV血液、体液污染过的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等。
4.其他因职业活动发生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的情况。
四
职业暴露应该如何预防?
根据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一旦接触,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具体如下:
1.接触他人血液、体液的过程中必须戴手套、口罩等;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和隔离衣。
3.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五
发生职业暴露后该如何处理?
1.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进行局部紧急处理:(1)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血液,禁止伤口局部按压;然后进行冲洗和消毒(75%酒精或者0.5%碘伏)并包扎伤口。(2)暴露的皮肤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暴露的眼睛黏膜用大量流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口腔黏膜暴露后应立刻吐出,并多次用清水漱口。
2.暴露后1小时内报告用人单位,2小时内由用人单位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暴露人员立即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感染危险性评估,决定是否采取暴露后预防措施。
3.根据医生要求采取暴露后预防(PrEP)措施:(1)暴露后2小时内(不超过72小时)服用HIV(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用药,服药时间越早,阻断效果越好。(2)一般服药疗程为28天。
4.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24小时内、4周、8周、12周、6个月检测。
请时刻牢记,
工作重要,健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