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为什么秋季易引发伤感?三招走出悲秋情绪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1-04-10

A+

编者按: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的肃杀、悲凉之气总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在这个季节,抒发着更多的悲欢离合,悲秋也由此而来。本期,《金台养生园》栏目,小编和大家聊聊为什么一到秋季人们就容易变得很伤感?如何自我调节?

“悲秋”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秋季的气候和物候容易引发伤感呢?

不可否认,描写或感悟秋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确实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和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感叹;“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北宋词人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更是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

当然,“悲秋”情绪的产生,也有着一定的人体生理的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如果逢上秋风秋雨的不好天气,日照几乎没有,“褪黑激素”就会大量增多。“褪黑激素”的增多,就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犯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这就是古人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

按照中国古代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而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连绵的日子里,人们除了容易“秋燥”,也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也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这显然也有助于“悲秋”的产生。

克服“悲秋”有三招

“悲秋”情绪是由主客观的诸多原因引发的,克服或抑制“悲秋”情绪也必须多管齐下,至少,以下几点会有益于人们避免或走出“悲秋”情绪。

首先,要多读一些蕴含积极向上主题的描写秋天景色的作品。如毛泽东的一些诗词:“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少看一些把秋天描写得无比肃杀、凋零的作品。同时,要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也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多想想美好的未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走出“秋雨晴时泪不晴”的烦恼,从而在心里把秋天当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季节,“秋愁”自然也难有立身之地了。

其次,是用饮食和光线滋养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好,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就可能无精打采,意志力也可能较薄弱,容易感染“悲秋”情绪。还要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茶或菊花茶、莲子茶,因为它们有清肝解郁的作用,长期喝对于抑郁很有帮助。多吃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居室要保持良好的光线,白天尽量不要拉窗帘。秋雨连绵之时,晚上要增加光照,从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第三,是用积极工作或活动的方法,转移对“秋”的注意力。一旦潜心于事业,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自然而然就能使人忘记许多忧伤和愁苦,包括“悲秋”的情绪。体育锻炼和外出游玩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不过,外出游玩,要少去一些草木枯黄的荒凉旷野,而多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饱览秋日美景和硕硕果实,定会心旷神怡,百愁皆消。此外,走亲访友和乐观幻想也很重要,因为找一个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有益于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而遭受挫折时,宁作乐观的幻想,也不作消极的猜度,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 【详细】

5类人警惕“秋季抑郁”!自我调节用3招

“秋季抑郁”多发人群多集中在:

1.性格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

2.工怍压力大的“上班族”。

3.更年期女性,孕产妇或老年人,部分学龄期儿童。

4.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人群。

5.常年在室内工作并且体质较弱及平日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叩牙齿,津液可润肺

七情伤五脏,就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悲伤肺,惊伤肾”。悲秋之感会伤到肺气,而肺气虚的人,也更容易产生悲秋之感。而同时,外感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的燥也对应秋季。所以,要解决悲秋,还要润肺。

和岚建议,每天早晚叩齿各36次,然后将口中的津液分三小口慢慢咽下。同时,补充一些秋梨膏、荸荠、百合、蜂蜜等润肺食物,避免秋燥。

去爬山,让心快起来

除了要润肺以外,和岚说,从中医角度来说,肺属金,与秋季相应,肺主管呼吸,对气候的变化更敏感。让心快起来,改变呼吸节律,不失为对抗悲秋的好办法。

使人心快的感觉就很容易使人放松,感到高兴,也可以化解悲凉,运动就是加快心跳的好方法,可以让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并促进大脑分泌一种让人高兴的物质——5-羟色胺。

在这个季节,比较适合的运动就是去登山、去远眺,看看似火的红叶,看看烂漫的秋花,在这些美丽的景色中运动,慢慢消融掉那份忧郁和惆怅。

笑出来,用喜来冲悲

中医认为,“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就像食物链一样,各种各样的情绪也会相互克制和影响。对于秋季的悲,就需要冲冲喜来战胜。

喜气从何而来呢?古时候的人就通过征兵和订婚来获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订婚的欢喜之气,都可以让这悲秋的泪很快晴朗起来。而现在,就可以通过各种娱乐节目来缓解,比如听相声、看二人转、影视剧等,让你开怀大笑,把郁闷悲愤都疏散开。 【详细】

情志养生:四季情绪各有禁忌

《黄帝内经》中指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同时,这些脏器的健康又与季节变化相呼应。春夏秋冬四季中,哪些情绪最伤人,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身心健康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