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专家热议:加强肿瘤防治科普 构建全民健康防线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4-04-30

A+

为进一步传播肿瘤防治科普知识、提高公众防癌抗癌意识,多位业内专家在“2024人民好医生肿瘤防治科普行动”上提出,作为传播健康知识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应面向全社会积极开展健康科普工作,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普及肿瘤防治全流程相关知识,推动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助力构建全民健康防线。

注入人文温情 “借力”扩大健康音量

“肿瘤防控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与健康生活方式、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等密切相关,既需要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建议医生群体不但要行医济世,也要积极传播科学防癌知识,强化个人抗癌健康责任,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除了将医学知识普及给患者本人,还要关注到患者的家属、朋友等角色,让每个人都成为肿瘤防治事业的宣传员。”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敬东表示,医生是健康科普的主力军,在日常的门诊,查房,以及术前术后沟通过程中要强化科普意识,对疾病的形成机制、预防知识以及预后等以合适及能接受的方式传输给患者及其家人,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紧张迷茫情绪,也有利于患者从精神状态层面做到“不糊涂”,积极接受治疗。“此外,每一个通过积极配合治疗而得以康复的人,都是肿瘤防治的有影响力‘代言人’,也要挖掘和发挥这类群体的力量,共筑肿瘤防治科普城墙。”张敬东说。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将科普工作视为“治病救人”的一环,“不少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乃至产生误解,因此,医生有责任通过医学科普帮助患者以科学、客观的视角了解疾病,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疾病发生”。从医院管理角度看,他希望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成为“科普宣传大使”,结合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各类模式和手段,让医学知识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中去。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陈小兵眼中,医学科普不仅是医生的工作,也是一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能力,“临床医生即便身处医院环境之外的非治疗场景中,也要保持科普意识,或许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可以化解病人的疑惑,这证明科普在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环节都具有实际价值”。他认为,科普不应是冰冷的科学,而要用有温度的人文方式进行传播,“如何将科普和人文进行整合,这就需要医生站在患者获益最大化的角度,量体裁衣地创作科普内容,满足患者实际健康需求”。

深化科普意义 促进推动临床诊疗

加强科普知识推广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关键举措,也是医院开展医务工作的重要一环。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和开展临床救治工作,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同样重要。

“一台手术,仅仅是让一位患者受益,而做一场科普,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认为,临床诊疗解决的是病患当下的问题,但很多疾病隐患都应该在发病前得到关注。“肿瘤等慢病防控需要关口前移,由于患者和家属对肿瘤缺乏认知,往往错过了疾病早期表现出的‘蛛丝马迹’,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这就体现出加强肿瘤预防知识普及的重要性。”沈琳说,推动健康科普可以提高群众的医学素养,减弱减少疾病影响,还能缩小医患间的信息鸿沟,加强医患之间密切配合,促进医患和谐。

“让科普渗透到临床日常工作当中去,积极传递早筛早诊意识,通过医患携手来科学防癌、科学治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袁瑛说,筛查是早期发现并且及时抑制病情发展的有效途径。她以自己所在的消化道肿瘤领域为例介绍说,近年来胃肠镜等检查手段在被大众逐渐重视,通过检查可以在早期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并在检查过程中直接处理掉,降低患者的重复就诊成本和疾病发展的风险。“现阶段的患者对临床研究也有很强的认可度,愿意参与到新药、新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中来,这在我们看来也是科普事业进步的表现”。

科学普及正确的妇科肿瘤防治知识是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途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主任孔北华呼吁广大医生在做好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同时,重视科学普及妇科肿瘤知识宣传,“提高女性群体对妇科肿瘤的警觉性,提前发现、提早治疗,提高肿瘤病患的长期生存率,造福广大女性同胞”。

面对网络上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医学知识,公众时常因真伪难辨感到困惑。对此,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乐平提示大众不要听信没有医学背景的非专业人士提出的带有商业目的信息,“特别是肿瘤防治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科普,要听从相关科室医生的防治建议,这也间接提醒医务工作者,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宣教工作”。他认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会明显影响到疾病的发病率及临床效果,开展科学有效的健康科普意义重大,是每一个临床医生的责任和义务。

运用多元形式 丰富医学科普内涵

医院应加强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将科学、实用的肿瘤防治知识传递给民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马飞认为,医生在做好临床诊治工作的同时,还应该重视科学普及工作,“提高群众防癌科学素养,让患者和风险人群了解肿瘤疾病知识,少走弯路”。关于如何平衡科普的专业性和通俗性,他对医务人员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要针对社会大众、患病群体、患者家属等不同群体,因地制宜采取传播策略;第二,了解不同知识接受群体各自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第三,在兼顾科学性、准确性的前提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第四,灵活运用多种科普形式,大胆使用语言、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

结合肿瘤“三早”经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二科行政科主任刘红表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众需要高度重视早筛早诊,养成关爱关注身体变化的习惯。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以科学易懂的方式向患者普及预防知识、解读治疗方式,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肿瘤科普为支点,通过高效的治疗及充分的科普来护佑人民群众的健康。“现阶段由专业医生出演的科普舞台剧、科普演讲等,使医学科普的内容趋向信息化、趣味化,科普的形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刘红评价说。

“处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肿瘤防治科普需要分层进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北院区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医院院长邱文生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高流量的平台做健康知识推送,定期向大众宣发对疾病防治有益的信息,来提高大家对肿瘤的认知度,并帮助大众养成健康的日常的生活方式;面向患者,要借助现代化人工智能手段进行针对性科普。“以前依靠纯人力进行科普的时候,无法完全照顾到每个病人病况和情绪。进入AI时代,信息化工具会根据患者所处的不同病期、不同症状,推出有针对性的内容,来帮助他缓解疾病症状,解除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从而让科普发挥出最优效能,造福患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