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5-04-26
A+
在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来临之际,由人民健康发起的“免疫加速,百日无忧”百日咳公众科普行动于4月25日启动,全国上百家预防接种单位同步开启公益科普,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疫苗科普传播,帮助广大婴幼儿家庭了解百日咳的危害和科学防护知识,提升及早全程高效接种疫苗的意识,在宝宝成长关键期“加速”筑牢基础免疫防线,守护婴幼儿健康成长。
聚焦低龄幼儿 加强免疫“咳”不容缓
百日咳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深吸气和“鸡鸣”样回声是其发病的典型特征。
低月龄婴幼儿人群是百日咳发病的重点人群,而家庭是百日咳的主要感染源。作为公众易感易患的常见病,百日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青少年、成人感染后虽然症状较为隐匿,却成为“移动传染源”,让免疫屏障尚未建立的婴幼儿面临高感染、高重症等暴露风险,一旦“中招”,较易引发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等各类情况。
今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是“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免疫规划的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升级:百白破疫苗首剂接种时间提前到2月龄,并从原来的“4+1”变成全程5剂次百白破疫苗,加强对百日咳防控的重视。
科普强化认知 “加速免疫”升级“宝”护
“临床上,小月龄患儿一旦感染百日咳,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并不鲜见,救治难度显著增加。 百日咳疫苗需要多次接种,每增加1剂次百日咳疫苗后,保护作用也会相应‘升级’,宝宝完成3针基础免疫,即可预防98.2%因百日咳导致的住院治疗,获得有效保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说,“在百日咳暴露风险激增的当下,家长更需主动为宝宝‘加速’保护,尽快完成基础免疫。国外模型研究显示,在高接种率的前提下, 2-3-4月龄‘加速接种方案’,较2-4-6月龄的接种方案,可提前2个月完成基础免疫,让1岁内宝宝的百日咳总体发病率降低21.7%,重症率下降21.8% 。”
“森林乐园”绘本快闪科普展亮相广州,共筑百日咳免疫防线。
提升大众科学认知,让“加速免疫”的意识和行动切实落地,是百日咳防控的重要环节。本次系列科普行动聚焦疾病认识、接种时间、接种效率、加速免疫等议题,通过展览、乐园、绘本、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寓教于乐的家庭防护行动指南,助力加速筑牢宝宝基础免疫防线。
公益科普在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医院等全国百家预防接种单位联动开展。
作为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一环,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疾控联合支持下,一座“森林乐园”现身广州,以《森林里的夜半鸡鸣》绘本为蓝本,打造一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绘本快闪科普展,让大家在森林童话中沉浸式地漫游探索,走出百日咳认知迷思。现场还特别设置“免疫加速”成长跑道,旨在呼吁“加速”完成基础免疫,为宝宝提供更早保护。与此同时,全国上百家预防接种单位同步开启“免疫加速”行动,助推百日咳基础免疫落地,助力宝宝百日无忧。
科普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加速构建宝宝免疫防线。
不留免疫“空窗” 多元共筑健康基石
及时接种疫苗、加速完成基础免疫,是防控百日咳疾病风险的有效路径。但预防接种并非“一劳永逸”,而需要延长“宝”护防线。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在完成3剂次基础免疫后,18月龄和6周岁时需接种第4、第5剂次疫苗,以进一步加强免疫、延长保护期限。曾玫介绍说:“从18月龄到6岁中间的4年半时间里,仍存在‘免疫空窗期’的潜在风险。采用组分纯化工艺的百日咳抗原含量稳定、纯度高,在接种第4剂次后5年内,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更高、更持久,如同给宝宝穿上‘长效防护甲’,让‘宝’护不留空窗。”
此外,作为“免疫加速”的重要环节,联合疫苗的应用也进一步提升了接种效率,成为婴幼儿的“健康快车”。广州市白云区疾控中心主任陆剑云认为:“随着免疫规划扩大,婴幼儿需接种的疫苗种类、数量逐渐增多,面临‘抢胳膊’的难题。联合疫苗提供了一种高效、全面的疫苗接种方案。联合的程度越高,代表可以同时预防的疾病种类越多,接种次数越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也更少。不仅减轻新生儿及家庭的接种负担,更有助于提升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和覆盖率,助力百日咳防控更好落地。”
“提升百日咳的科学防控水平、遏制‘旧病复燃’的势头,是一场需要全民接力的持久战,本次行动的开启带来了一定促进作用。”在陆剑云看来,“政府主导免疫升级、社会共谱科学防控、接种单位优化服务、家庭早筑免疫防线——四方协同,缺一不可。唯有凝聚多方力量,方能加速筑牢免疫长城、持久守护中国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