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3-05-02
A+
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四大致命癌症,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多数发现已是中晚期,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锡山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时表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结直肠癌关键有效的措施。
身体出现排便等异常警惕结直肠癌
王锡山认为,早期排便习惯、性状的改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注意观察排泄物,便血或是排便习惯的改变且频率较高,比如排便次数增加、粪便中出现血、脓或粘液,应尽快就医,有利于早发现疾病。如果摸到相关部位有肿块或出现肠梗阻、消瘦、贫血等症状,则可能已发展到了中晚期。
高危人群要增强防癌意识
谈及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王锡山介绍道,首先,筛查发现肠道息肉、癌前疾病这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研究发现,80%左右的肠癌是由肠息肉逐渐演化而来的。演化的时间一般规律是10-15年,病程相对缓慢。其次,有精神压力、工作压力、长期有不良精神刺激这一类也被列为高危人群。肠癌也是一种“富贵病”,和生活条件等因素息息相关。第三,有家族史的人属于高危人群。结直肠癌是多基因基础疾病,同环境因素和遗传相关,家族史是遗传因素的直接体现。对于结直肠癌的易感人群,要留意身体的“蛛丝马迹”,增强防癌意识。对于高危人群,精准科普,精准筛查。对于遗传人群,要根据遗传度进行密切监测。
初期无典型症状发现已是中晚期
结直肠癌生长缓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身体并无典型症状。王锡山认为,症状取决于肿瘤类型、部位、发展阶段及侵及扩散程度。结直肠癌是多基因、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随年龄的增长,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概率也在增加。早期结直肠癌没有典型症状,后期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便血、腹痛、贫血及消瘦等症状。这些症状较易同痔疮等疾病的症状混淆。因此结直肠癌一经发现已经到了中晚期,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是最好的预防方法。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能够预防和发现早期肠癌。我国大部分居民对于早期筛查重视程度不高,对于肠镜、胃镜普及率相对较低,从而很难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在此,需要注意善于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无诱因情况下,身体产生异常应及时就医,做好筛查。
结直肠癌一般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
王锡山谈到,目前肠癌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手术是能够痊愈的主要手段。根据《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即CACA指南,无论是结肠癌、直肠癌还是肝管癌,首先,对于早期结直肠癌,通过CT核磁的检查,在内窥镜下即可切除,不用开大刀能够接近痊愈状态。其次,根据局切下来的病变的情况和详细的病理资料,分析后续治疗情况。对于进展期的结直肠癌来说,一般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模式,结合手术前化疗、术后辅助治疗、3D腹腔镜,机器人治疗等多种治疗模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晚期的结直肠癌,采取新辅助治疗,手术并不能完全切除,包含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有可能切除的结直肠癌,通过内科的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最终将原发灶和转移灶切除,以期达到治愈效果。第二,多处转移且手术无法切除,治疗目标在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目前治疗的方法是以患者的病情为核心制定,比如MDT即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模式,通过外科、内科、放疗、影像、病理,甚至瘤病和心理等多个科室的医生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为患者定制最优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