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3-10-19
A+
人民网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乔业琼)为维护患者健康权益,保障患者安全,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患者安全管理水平,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求,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健全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建设,畅通工作机制,及时消除医疗过程中以及医院环境中的各类风险,尽可能减少患者在医院期间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保障患者安全。连续3年每年至少完成1轮全院巡检排查和全院患者安全专项培训,至2025年末,患者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每百出院人次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年均大于2.5例次,低风险病种住院患者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在检查检验安全管理方面,《方案》要求,严格把握各类检查检验项目的适应症、禁忌症,重点关注无痛检查、内镜检查、有创检查、运动平板试验、磁共振、增强显像或造影等高风险、耗时长或有特殊要求的检查检验项目。在实施检查前,核验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已按要求做好准备;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意外情况;检查完成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引导或护送患者返回。
在各项诊疗服务过程中,《方案》要求,严格把握禁忌证和适应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诊疗对象、部位、措施发生错误,重点关注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情况。积极开展用药全过程管理,确保给药的时间、途径、剂量等准确无误,防止发生药物使用禁忌、配伍禁忌、药物渗漏等情况,及时处理过敏、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
此外,《方案》还要求,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加强住院患者评估观察,关注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予以处理,防止患者坠床、跌倒、走失、自残、自杀或伤害其他人员。加强门(急)诊候诊患者管理,建立识别高危患者并予以优先接诊的措施。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减少院内感染、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对接受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期卧床等高风险患者,实现全覆盖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