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新华社
时间 : 2025-11-08
A+
近期,我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降温天气。10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华北、华东等地降温幅度达4-6℃。伴随气温波动,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据中国气象局10月31日新闻发布会披露,预计我国将在今年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可能持续至2026年初。受其影响,今年冬季气温“冷暖起伏大”,阶段性变化明显。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在近期发布会上提示,公众需注意气温骤降与昼夜温差对健康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中,咳嗽常被归因于呼吸系统问题。然而,医学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顽固性咳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中医理论中“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观点,在现代临床中也得到进一步验证。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不良、食积中焦,尤其在冬季阳气内敛时更为明显。食积生湿成痰,痰湿上逆犯肺,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引发咳嗽。这一病理传导路径揭示了脾胃与呼吸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孙林娟在卫健委发布会上强调:“脾胃是后天之本,任何有效进补都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她建议,冬季饮食应避免滋腻,多选择鸡肉、鸭肉、深海鱼及黑木耳、香菇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以助健脾养胃。
对于已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脾胃虚弱症状的人群,可考虑使用具有健脾开胃功能的OTC药物,如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并及时就医。
专家同时提醒,防治咳嗽不仅要治标,更应重视治本。除了调理脾胃,还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加强锻炼、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从而筑牢健康防线,从容应对气候多变带来的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