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博学至精攀登血管外科高峰 厚德至善ERA护一方民众健康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1-04-09

A+

-------- 记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血管外科副教授汤敬东

2004年8月10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5.6级地震,有这样一个身影,他奔赴救援一线,并总结救治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牵头为鲁甸县人民医院修订了《突发灾情后大批量伤员救治预案》。这个预案已成为当地公共卫生系统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法宝”,在地震频发的鲁甸县十分实用。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打破了汶川大地的平静,震碎了无数人的梦,却见证了全国人民紧紧相连的拳拳深情,更展现了那群无私无畏在前线救死扶伤的医者的大爱。他也是这群医者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医术和仁心抚慰了一颗又一颗在灾难中破碎的心。

2013年,作为船医,他加入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并圆满完成。

他就是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的汤敬东教授,一位坚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初心,怀揣“忧国忧民”情怀,在国家和人民遇到困难时总是冲在前线,并用仁心仁术书写了对医学、对病人、对生命的敬畏的精诚医者。

医路兼程,勤恳耕耘打根基

1996年6月,汤敬东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至解放军总医院普外科工作。在普外科工作的几年里,他不断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悉心向前辈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找到了目标所在——血流动力学,为此他毅然选择深造,并在2003年获得了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血管外科)硕士学位,在2007年获第二军医大学外科学(血管外科)博士学位。在学习的同时,汤敬东也没有落下工作,他将工作和学习融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其中,在博士期间,他就进行了动脉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并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研究,编著2部血管外科著作。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经过多年的沉淀,汤敬东凭着出色的学科能力在2007年被引进到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血管外科工作,同年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通过有限积分析主动脉弓降段血流动力学个体化预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发生”的研究工作。2010年,也是重要转折的一年,汤敬东把研究触角伸向了外周血管疾病,尤其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方面。正是因为对主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潜心钻研,汤敬东不仅在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血管瘤、血管畸形等疾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诊疗特色,还尤其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方面推陈出新,取得了一系列前沿性成果,为广大患者带去了福音。

锐意进取,攻克难题创ERA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 Disease)是一种以中小动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血管疾病。长期以来,是否对其采用腔内治疗,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其核心是由于其疾病基础是血管交感张力高导致的血管痉挛,往往导致腔内治疗后近期和远期的效果不佳。而被公认行之有效的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因并发症较多,往往使患者不易接受。在这种亟需突破的学科环境下,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汤敬东打开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新世界的大门。

2013年,汤敬东收治了一名40岁的下肢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男患者。当时,汤敬东及其团队对该患者采取了包括营养血管药物、介入治疗应用球囊扩张闭塞的血管等常规疗法,但未见成效,而患者的下肢还由剧烈疼痛出现了坏疽,面临着截肢。医者的责任感和对患者的关爱之心促使汤敬东不断查阅资料,总结经验,以为患者寻找新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从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高血压的SYMPLICITY HTN-3试验中获得启发。在通过缜密的分析及参考去肾交感神经术术式的操作方法之后,汤敬东为患者实行了腔内射频治疗术。令人惊喜的是,射频消融5分钟后,患者的脚不痛了,由于供血不足而冰冷的患肢也即刻热了起来。据统计,该案例是世界首例应用腔内射频技术治疗TAO的病例。

这次手术的成功不仅让这位患者重获新生,更让汤敬东看到了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的新希望,因为这为他攻克学科难题提供了突破口。然而,创新的路上总是荆棘丛生,有质疑,有否定,但更多的是支持和鼓励,恩师景在平、王玉琦教授,以及包俊敏教授等的支持都成为了汤敬东一往无前的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所以,在当时肾动脉射频消融治疗高血压的HTN-3实验的失败使腔内射频治疗的探索一下由热转凉的情况下,汤敬东仍相信临床效果,并不断展开研究,提出了“炎症-平滑肌-交感神经”的假说。他还根据此假说制定和完善以腔内射频消融交感支为核心的血栓性脉管炎综合治疗方案。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临床实践,汤敬东如今在治疗TAO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新术式——ERA。该手术是利用血管腔内技术,在机械开通闭塞血管的基础上,叠加射频消融去股浅动脉交感神经化,这在维持血管中远期通畅率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腰交感神经切除术的相关并发症,效果显著。2013年至2019年,他利用该新技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200多例,手术成功率97.6%,未见术后并发症,包括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和血管破裂。也未出现性功能障碍和内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此外,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于雷诺综合症这类血管痉挛性疾病,ERA也有着较好的近期效果。该技术可以达到高选择性的局部交感神经末梢的破坏和毁损,从而达到解除血管异常持续性痉挛导致的肢体缺血。

凭借在学科领域取得的傲人成绩,汤敬东的学科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为此,他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和组织工程学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脉管炎专委会主任委员:UIA中国分会炎性血管病副主任委员等。这于汤敬东而言,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将技术进行推广,以惠及更多患者的好机会。所以,胸怀大爱的汤敬东着眼于整个学科的未来,在繁忙的临床科研工作之外,笔耕不辍,主编专著1本、参编专著2本;发表SCI文章12篇,中文核心期刊21篇。此外,他还积极主持、参加学科学术会议,并多次在会议上进行发言,加强了各地之间的学术交流,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是由于汤敬东对ERA的大力推广,远在新疆的TAO患者小马也因此受益匪浅。小马在28岁时因右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先后接受了介入手术(球囊扩张)、干细胞移植、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但都未见效,并面临着右下肢截肢的境况。正当小马陷入绝望的时候,他的主治医生田野主任在网络上了解到汤敬东正在推广ERA,于是他联系到汤敬东并说明了小马的情况。了解情况后的汤敬东怀着救治患者的急切心情亲自前往乌鲁木齐为小马行ERA手术,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小马的腿有了知觉,如今已能正常行走。很巧,小马29岁生日和30岁生日都是在医院度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心境。作为父亲和丈夫的小马对汤敬东感激万分,因为汤敬东不仅仅留住了他的腿,让他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日,更为他的家庭留住了希望。

大医精诚,大爱无言。像小马这样因ERA重拾生活新希望的患者还有很多,而像小马这样等待治疗的患者也还有很多,因此,汤敬东在攀登技艺高峰的路上没有因为取得的成绩而停下前进的步伐,且越走越坚定。

仁心仁术,一片赤诚付病患

汤敬东在工作上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在教学方面也要求严格。无论是医德还是学业态度,学生都得一丝不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此严师才能为学科的未来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吧!

而对待患者,他也始终如一,如履薄冰,认真仔细,总是尽心尽力把最好的、最合适的给患者。为了救治更多患者,他还将诊疗阵地由医院扩展到互联网上,借助好大夫平台,给予那些不能或者来不及面诊的咨询患者最中肯和专业的解答。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给了无数患者希望……这都是他在患者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不计其数的溢美之言,都汇成“医者仁心”四个字,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他医路岁月里的拼搏和奉献。

医路漫漫,未来可期!20余年对把梦想和青春都扎根在血管外科领域的汤敬东教授来说不算长,可多年来,他每一步都走得坚实,因而医路花开相伴。相信在之后的20年、30年……凭着一颗仁心、出色的医学能力,和前瞻性的医学视角,汤敬东教授将会攻克学科更多难题,攀登学科更高峰,也将会在医教研各个领域大展医者风采,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福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