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时间 : 2025-07-28
A+
2025年7月27日清晨5时许,天边的早霞刚刚散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健康医学中心楼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十一批援藏干部和第十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们已经整装待发。他们即将搭乘CA9651航班飞往拉萨,开展援藏工作。
此次,援藏干部祖凌云将到西藏大学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工作,任西藏大学医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十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由儿科孙晋波、护理部王攀峰、妇产科宋颖、神经外科张嘉、胸外科贺未、疼痛科赵自芳六名队员组成,将接续前十批队员,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
此次援藏,他们将发挥各自优势,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教学、科研、管理理念带到雪域高原,致力于提升当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院长付卫、党委副书记姜雪等院领导,党院办、医务处、人事处、宣传中心、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和队员科室的领导、同事们、家属们、学生们早早来到现场,带着鲜花、祝福与期待,送他们远行。
送行现场
送别现场气氛温馨感人。送行的人员与队员们或轻声叮咛,或加油鼓劲儿,或深情拥抱,或默默整理行装。
即将启程,几位学生特地赶来为老师祖凌云送行。他们再三请祖老师保重身体,并表示会在老师不在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等待老师平安归来。祖凌云则一如往常那样关心学生,临行前仍不忘嘱咐大家:“学习不能放松,饭要好好吃,有事随时和我联系。”
孙晋波8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紧紧依偎在母亲身边,凝望这父亲远行的背影。
赵自芳的爱人也是一名临床医生,她说自己去过高原,高反严重,深知高原工作的艰辛,并叮嘱丈夫照顾好自己,好好保重身体。
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传递着队员家属们最深切的牵挂、最坚定的支持与最温暖的期盼。
援藏人员及家属与院领导、科室送行人员合影
“高原环境特殊,一定要保重身体。”“家里如果有困难,随时联系,医院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到高原后要先适应环境,注意安全。”临行前,院领导们与援藏队员及家属亲切交谈,语重心长、反复叮嘱,句句饱含关怀。
各科室领导也纷纷表达支持:“家里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科里,我们必定全力支持,做好坚强后盾。”
为确保援藏队员在高原顺利开展工作与生活,药剂科为队员们配备了充足药品,工会精心准备了生活物资。
姜雪副书记和送行人员一起送队员们到首都国际机场。大家一直目送队员们的身影走进专机楼,挥手告别。这送别,承载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家人们对援藏队员的牵挂,更寄托着对援藏任务圆满完成和雪域高原医疗事业发展的深切期望。
第十一批援藏干部、“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与全体送行人员合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重大决策部署,肩负起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健康的使命担当,始终把援藏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全力以赴、笃行不怠。
自2015年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累计派出涵盖临床、护理、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援藏专家61人次,满怀热情,奔赴雪域高原,为西藏的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援藏队员们以精湛医术守护生命健康,以“师带徒”模式带动当地人才队伍建设;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优化当地医院流程机制,显著提升了医院的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扎实推进科学研究,推动受援学科不断取得新突破,获得新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藏队员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援藏故事。
十年坚守初心使命,今朝接续砥砺前行。
今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十一批援藏干部、第十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肩负使命再出发。他们将在高原继续书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的责任与担当,在守护西藏自治区人民群众健康的征程中接续奋斗,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西藏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