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5-11-17
A+
2025年6月30日,创新支付领域的“头部玩家”——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镁信健康”)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从招股书披露的核心数据来看,2024年镁信健康实现营收20.35亿元,较2022年的10.69亿元计算,两年复合增长率达38%。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服务保单规模约3.93亿份,合作药企突破140家,合作保险公司超90家,平台支付总额(GPV)更是高达397亿元。根据第三方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调研数据,以2024年GPV计算,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若以服务保单数量衡量,其亦是规模领先的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服务商。
在招股书中,镁信健康将业绩增长归因于“飞轮效应”,即通过连接药企、保司与患者,构建自我强化的增长闭环:保险覆盖推动药品可及,药品可及反哺保险价值,最终在患者健康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据悉,其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中,“智药解决方案”专注为药企提供全生命周期商业化服务,2024年贡献12.07亿元收入,“智保解决方案”则为保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全流程支持,带来7.31亿元营收。
在保司侧,镁信健康开发创新保险产品,吸引更多投保人;在药企侧,镁信健康通过保险覆盖降低患者支付门槛,推动创新药销量增长;在患者侧,镁信健康提升了用药可及性,提高了续保率,反哺保险规模。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保司与药企的加入形成网络效应。
回顾“互联网+医疗+药品+保险”模式的发展历程,赛道内始终不乏参与者,不同企业因战略选择的差异,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在医药险的阵营中,镁信健康走的是典型的轻资产平台路线,不涉足药房运营,不参与医院建设,将自身定位为连接药企、保司与患者的第三方创新支付平台,提供药品支付方案打造、保险产品设计及直付服务。其一方面为药企提供创新药支付通道,覆盖40%国内1类新药,另一方面为保司设计特药险、惠民保产品,并整合大量DTP药房,以商保智慧运营中心+药房网络来进一步推动药品更可及。
值得注意的是,镁信健康选择在2025年冲刺IPO,恰逢中国医药支付体系迎来历史性变革的关键节点。7月1日,经过大半年的讨论与筹备,“丙类目录”正式落地,并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名称官宣。不仅直接打通了创新药的支付瓶颈,更让镁信健康这类连接药企、保险公司与患者的第三方平台,迎来了政策红利期。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阶段可定义为“医药险产业的政策与市场共振期”,政策层面,创新药准入加速、双通道机制优化、医保云平台上线等信号密集释放,这些都为处方药外流与商保支付机制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市场层面,传统医药流通商对创新药的商业化服务能力不足,商业险公司对新型支付产品的设计与运营经验欠缺,而镁信健康这类“系统型服务商”,正好能填补这一空白,生态协同价值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