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中国网
时间 : 2016-02-18
A+
一、星座谶言
那些所谓的星座谶言,不过都是一些日常的提醒和鼓励。“对人多点微笑,你会发现这个月的人际交往会有大起色”“上车注意脚踝,这个月可能会受伤”。这种提醒和鼓励都是绝对正确的废话。而很多人会说,但是我这个月真的扭伤脚踝了啊!好准啊!其实这是因为人的记忆总会偏向记住那些神奇的事,而对更多的无趣的事过滤掉了。谁没扭伤过几次脚踝呢!但是如果你是看了之后才扭伤的,你会觉得好神奇,结果你记住了,而那些谶言中的更多忠告,因为没有应验,你却忘记了。
二、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是一个魔术杂技师,他曾总结了自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的节目包含了所有观众喜欢看到的元素。而星座同样如此。因为人的性格都是复杂而矛盾的,而且本身对此也是认识模糊,而星座的描述都是笼统的,力求让每个人的性格都占据一定比例,所以每个人看到那些描述都会觉得有不同程度的准确度。从而先入为主地相信它。有科学家总结了一套关于性格描述的说辞: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把这段话通过星座性格测试的形式发给实验者,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很准确。而且人们对于符合自己性格的描述更容易记住,而不太符合或者模棱两可的就会忽略掉。
要破除巴纳姆效应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先看那些描述是属于什么星座,而是把这些描述单独提取出来,然后你自己觉得准确的你再看看它们所属于的星座,首先你会发现很多都能描述你的性格,第二你会发现最符合你的描述往往不是你所属的星座。
不过以上的方法仅仅适用于最初接触星座的人,而对于那些迷信星座的人就不行了,为什么呢?这里牵涉到另外一个现象。
三、心理认同
人们往往因为巴纳姆效应而落入星座的圈套,然后对它产生了迷信,随即开始对自己所属星座的性格开始心理认同。迷信星座的人在建立了对星座的信仰之后,便开始只看自己星座的描述,并对它产生心理认同,“嗯!对!没错!我就是这样的人!”长此以往,他会自动过滤掉自己性格的其他侧面,而只专注于该星座强调的那一面。可能他的性格是犹豫又果断,但是发现自己星座是一个果断的星座,他便只认同自己“果断”这一种性格特征,而忽略掉性格的其他部分。这种心理认同和过滤又反过来促进了自己对该星座描述的信仰。越果断就越觉得准确,越觉得准确就越果断。恶性循环。
四、性格模仿
在心理认同之后,有的人进而开始主动去模仿自己星座性格的描述,甚至以自己星座性格为行为准则。比如最初只是性格中有果断的一面,但是发现自己星座描述中有“挑剔”,便开始主动去模仿这一特点,于是,本来不是很挑剔的他变得越来越挑剔,最后甚至以挑剔作为自己性格的突出方面。很明显,这种主动的模仿会更让自己相信星座,甚至离不开星座,以星座作为自己交友,日常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