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你知道吗 在孩子身边并不等于陪着孩子

来源 : 中国网

时间 : 2016-02-24

A+

昨天上午去电视台录了一次节目,谈论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问题。我想,邀请心理医生参与的目的是旨在回答:小时候父母的陪伴,到底对孩子人格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录制还算顺利。

为避免自己的表达成为一种正确的废话,我先用心理咨询的“具体化”技术把“陪伴”分解开来:

“陪”是“陪”;“伴”是“伴”;真正的“陪伴”是既“陪”且“伴”。

“陪”就是在一起,指的是空间上的近距离和时间上的同步。“陪”是客观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从行为层面讲,“陪”基本上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单向行动。

“伴”则不同。“伴”是成为对方的伙伴。伴侣。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并不取决于主体的努力,而是客体的感受和认可。

把以上两句话通俗地表达出来,就是:当你“陪”着孩子的时候,孩子却并不见得认为你就是TA的“伴”;“陪”孩子由父母说了算,但能否成为孩子的“伴”,则只能由孩子说了算。

如此分解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其实现实生活当中有“陪”而无“伴”的现象并不罕见。

比如一个一边看着手机一边“陪”着孩子做作业的家长,能成为孩子心中的“伴”吗?咨询室内,一位觉得因陪女儿牺牲了自己事业的母亲,被女儿当面斥责道:“你那是陪着我吗?你只是每天都管着我!”

立马,我对这个孩子肃然起敬,因为她能清晰地分开“陪着”和“管着”,尽管她还没有能力说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伴着”。

“伴着”的基础是“愛”而不是“爱”。心不在焉时“爱”仍在,“愛”却没有了。

如果说“并不是每一个父亲和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你不赞同的话,那么我说“很多做父亲和做母亲的,爱自己的面子超过爱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他们把自己的工作看得比儿女的心理健康更重要”,你们能信吗?

如果不信,我再举例。

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好不容易做通工作才把孩子带进咨询室。可是,这个“陪”着孩子前来的家长并没有任何与孩子为“伴”的愿望和动机。有一次,在50分钟的咨询过程中,一个父亲的手机曾有3次响起,而每次都会把我和孩子的谈话打断,这位父亲根本不会顾及他人的存在,大声接听电话……

这个时候,尽管还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但基本可以肯定我是难以帮助这个孩子的,因为经验告诉我,在这个形式上保持了完整的家庭里,这个不缺爹也不少娘的孩子,“愛”却严重缺失。

再回到“陪伴”上来,我们就可以认定,“陪伴”的本质在于“伴”。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切心理障碍都会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障碍。而有人际交往障碍的人,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伴”,因为他们的心中没有“伴”。

那么,谁是造成一个人心中无“伴”——整日与人擦肩接踵却感到孤苦伶仃——的罪魁祸首呢?

心理学没有能力给出答案,却可以拓展我们想象的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