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网

你知道吗 你自以为的交谈,往往是你一个人的表演

来源 : 中国网

时间 : 2016-03-14

A+

周末晚上,我受朋友小Z的邀请,参加了一场小型的讨论沙龙。小Z虽然不是情场高手,可也对时下的各种爱情观点侃侃而谈。席间有听众质疑他的论点,双方展开了唇枪舌战,可谁也无法说服谁。事后,小Z恨恨的问我,“她为什么就听不懂我说的呢?以后再也不邀请她了。”

因为和小Z一向熟稔,所以我也对她直言不讳:“为什么只有她认同你,才算听得懂呢?虽然你名义上是讨论,但实际上只是你希望展示自己的表演罢了。”小Z听后怔住了,羞愧道:“我从来没意识到这一点。”

大多数人在沟通交流都会陷入自我的表演幻境中,旁若无人,滔滔不绝,却内心封闭。你是否也在分享交流时停下观察过自己呢?究竟现在是为了显摆,希望将我知道的统统灌输至他人脑子,还是想听听你我之间有何差异、有何新鲜的东西。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它要求自己的大脑处于开放包容的态度,而非固步自封;要让别人的话落在你的大脑里,而非只看到两唇噏动。

太过坚持己见是无法产生真正的讨论的,坚持己见会让讨论变成封闭式的灌输,甚至对抗。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观念,而我则坚持自己的,那么我们之间就不存在真正的讨论,因为我们都没有在自由地探讨。

真正的讨论是说出自己内心的理解,然后彼此交流,发现各自的闪光点与误解,然后共同参评,一起努力迈向真理的彼岸。要记住,讨论并非是分享彼此的经验,根本就不存在分享,而只存在真理的美,那不是你或者我可以拥有的,它就只是在那儿。

人们往往无法察觉出自己的自以为是,有时我们会通过人为设置的方式(比如游戏)来证明自己的聪明,而我们通常因为自己在某个知识领域有所成就,则往往就停留在那个狭小的天地里自鸣得意,而很多人却在不断崭新的体验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

不仅仅是在生活、交流,即使在学习这件事上,也要抛弃个人为中心的自我,用新的包容对象去丰富和滋养自己的生命。至于知识和经验,都是些吸引我们注意力的焦点,当我们沉浸在“深挖渠”或“广积粮”的目标上时,我们忽略了天地万物带给我们的全然感受。

这就犹如面对广袤森林时,如果紧盯某个猎物,那么所有的新鲜的声音、画面、动植物都与你无关了。你为自己贴上猎人的身份,不断磨练自己对目标的熟练程度,失去了其他一切可能。唯有匍匐在森林面前,承认自己从未想要征服它,它才会告诉你什么是生命!

因此,我有时极度渴望纯粹与谦卑。对于事物的专注能如同孩童般清澈的目光,对于世界的理解不带上过多世俗的焦虑,对待自我的已知与宇宙的未知,能够保持谦卑之心。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对此这样评论:“持有各种结论的头脑从来都不谦卑。学会了的人会背负着他所学知识的重担,而学习之中的人却不会,他也因此能登顶峰。……将生活简化成以‘我’为中心并执着于这样的生活是极易枯萎的。受人景仰的人并未在生活,他早已死去,生活可不是僵死之物能邀请得来的东西。生活是要去投入其中,然后将之抛却脑后——因为不存在‘我’要记住这活生生的生活。只有当头脑处在完全谦卑的状态之中,不为自身渺小的生活做打算,也不再辗转于各种观点、经验和知识时——只有如此全然、彻底、完整、不再追寻的头脑才会了知生活是无始无终的、无限的。”

我在各种场合观察到身边人的种种交谈,无一不是在重复网络上或书籍中他人的观点。也许高谈阔论得异常精彩,可是在自己的生活践行中却差之千里。毕竟,那是不经咀嚼和反思的舶来品。

如果认为自己的生活毫无问题、对自己的想法从不怀疑,那么人的努力就会一直在问题的外缘盲目地游离,轻触一下便即刻弹远,永远无法攻破壁垒、深入核心。真正的怀疑会激发内心的恐慌与焦虑,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通常会导致两级分化的结果——不是踏上探寻之路,只求一窥天道,就是筑起森严壁垒,将自己重重深锁。

反思意味着探究,意味着质疑,意味着自己找出真相,一步步地去发现。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你可以靠自己,你需要靠自己,你也只能靠自己。自己的答案需要寻找到自己产生的原因,而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经历密切相关,这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有任何一个现成的答案来解释。

当你这么做时,你就无需追随任何人,无需询问别人你的发现正确与否,也无需别人来印证你的发现。因为发现无关对错,当你的内心与生活的行动一致时,你自然会知道自己走在满意的轨道上。当然,这需要很高的智慧和高度的敏感度,而想要有敏感的能力,就要让大脑尽量减少把精力耗费在各种纠结与繁杂的琐事之上。

唯有大智慧、高敏感的人,才能踏上这条路。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姑息、容忍自己的得过且过、自欺欺人。

相关文章